日期
诗文库
萧衍义阳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五、江东十鉴
臣闻夷狄之所以据有中原者,非其自为之也,皆中原之人诲之。
石勒者,张宾也;
苻坚者,王猛也;
诲魏太武者,崔浩也;
魏孝文者,王肃也。
石勒之欲据襄汉,则张宾止之;
苻坚之欲攻晋室,则王猛止之;
太武之欲袭刘裕,则崔浩止之。
夫数人者,其一时谋机,了无遗策,而于江东之固,俱不敢轻议,独惟王肃一见孝文于邺,首陈伐齐之计,孝文促席移景,不觉其疲,于是图南之规转锐,而王肃、刘昶,遂举数十万之众以向义阳
盖齐人王奂之子,而昶则江南刘宋之后也。
肃之入魏,盖为父复雠;
而昶之入魏,则为国雠。
孝文于此,既以王肃将兵,而又以刘昶益之,盖将以助其忿,而成其必报之雠,其谋深矣。
齐之群帅,疑若不足以禦其锋者,而萧衍扬旗一鼓,遽至于、昶奔遁,流血绛野,则是江东之奇才良策,固自不乏。
萧齐者,初不必锁长江而自守,以久拓跋氏之强。
然魏兵才退,而齐人亦遂解严。
此其故何也?
盖齐之群帅,其设奇制变者,独萧衍一人,而其他如王广之辈,例皆畏懦闇弱,不足与共摧大敌。
、昶巾箱中所藏之敕,亦但曰:「若得萧衍,则江东吾有」。
以此而观,则广之不能胜以攻魏者,为将不武故也。
魏孝文之谋齐,非一旦日也。
粤自邢峦一战既归之后,躬造河桥,亲选步骑,将欲并吞江南,而定都于洛阳,一旦欲自举兵,燕代诸将,稽颡戎马之前,以止其行。
已而因王肃之谋,然后决迁都之议。
征南之师,而其国中之六宫,文武从官家属,悉迁之于洛阳
然中国圣贤之宅,非丑夷猘子之所宜据,是以其时老酋宿将,皆不乐是迁,虽至亲骨肉之间,如其子恂者,亦且苦河南之热,而潜遁于北。
则是孝文以独夫之身,而旅寄于中国焉耳。
虽则王肃、崔光从而和之,而贵戚旧臣,相与忿疾。
孝文者,方且今日易北人之姓,明日禁北俗之语,又明日禁北俗之代还,故子恂内逆,而穆秦外叛,则其衅盖可知矣。
当此之时,轻捐数十万金而遣一二辨士,掉舌以行反间之计,使其侯王将相内自相图,然后厉兵秣马,乘间而疾攻之,则一举可以剿除,而匹马不还于阴山之北矣。
奈何齐之君臣虑不及此!
独一萧衍,其智差可以办事,而一时诸将畏懦不武,又莫肯共为大举深入之计,致使其密谋奇术,特用之于义阳一战之间。
观其屯下梁之城,塞凿岘之险,守雉脚之路,据贤首之山,以通西关,以临贼垒,此奇策也。
以此之策,三方犄角而出奇不意,则破贼必矣,而犹未敢轻用也。
两军既接,而坚壁以拒王肃,一鼓既退,而遗书以疑刘昶
使夫二人者,猜隙已成,而后扬鞭搏胜,此则先用间而后用奇,固非王广之辈所得而知也。
夫魏人以阴山数十万之步骑,而聚攻三关,非用奇而绕其后,则何以禦其强?
王肃、刘俱有复仇之深忿,而同舟共济,非用间以散其谋,则何以当其锐?
先之以间,而继之以奇,其机谋盖妙天下矣。
向使推是计以内间于燕代之旧臣,俾仇敌之兵,盖可以进屠丑类而清河洛,何止于流血绛野,单马遁去也哉!
呜呼!
拓跋氏世居北荒,远于诸夏。
逮至明元之世,以云、代苦饥,将谋徙,而崔浩之徒极言其不可,于是复归阴山,而时出以挠中原。
宋齐之君臣,盖尝深患之,而不能径探其巢穴,则以其远故也。
乃今徙都河南,据非所宜,欲自送死,而一时权臣又且不相为谋,则其危亡之衅端自可见。
而齐人隔在江外,拱手而莫之发,致使拓跋之遗种徜徉于中原,而盗吾先世之诗书礼乐,以文其固陋,以洗其腥秽,而齐若无所知闻者。
岂以为无预吾事,而恝然忘之哉?
夫齐自高祖与魏一战,而大江南北两朝遂讲和好,玉帛相往来,贺庆相遗问者,往往一岁之间而于再于三。
间尝屈指数之,自永明元年延兴元年,魏人来聘于齐者凡九,自刘缵至于刘齐之所聘于魏者凡八。
循其迹而观之,疑若情好款密,必不以一矢相加遗;
邢峦一归之后,遽起南征之师,则虏人之诡诈百出,岂可以一退之故置而不问?
齐之所以不暇大举以攻魏者,抑有由也。
明帝之所以继统承业,非有贤明仁孝之声闻于天下,其视揖逊相受者惭德多矣。
而其见之行事者,又不能推赤心以置人腹中,徒欲多为杀伐,以去其不附己者。
观其永泰之诛,典签之祸,高、武、文、惠之诸子,死于兵者殆尽,而高、武任事之臣,如曹武,如王钦则,如陈显达,则又怀不自安,日惧诛戮,其间以癃老退黜而免者,仅无一二。
君臣之间,惴惴然常有更相疑忌之意,故虽强寇迫境,而一时诸将莫不观望进退。
独惟萧衍一军奋戈以直前,而王广之徒拥众徘徊,竟莫一助。
此虽则诸将闇懦不武之罪,亦帝之平日疑忌,有以致之云耳。
倘使明帝于授受之际,一出于正,而即位之初,又能敦叙宗室之懿亲,以茂其本支,收召先朝之耆老,以为之心腹,则其国已具胜势,将见宗族协谋,将相效力,以扫除滔天之寇,而敌人之衅,不容坐视而不进。
惜乎其国之本已先自拔,而不暇鸣鼓以攻之,徒使萧衍之奇兵,才一见于义阳之战,而旋即班师。
可胜惜哉!
世之觇国者,知齐人之所以不振,则知今日之所以必胜矣,惟上之人亟图之。
八咏诗 其一 登台望秋月 南梁 · 沈约
金华志曰:作咏诗。南齐隆昌元年太守沈约所作。题于玄畅楼。时号绝倡。后人因更玄畅楼为八咏楼云。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
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
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珰
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
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
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
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
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经衰圃。映寒丛。
凝清夜。带秋风。
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
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
𨏼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
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
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
閒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
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
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玉台新咏九作望秋月。文苑英华百五十一作咏月篇。《诗纪》七十四。又《类聚》一引练、殿、、珰、光、房、床、素、步、暮、丛、风、红、濛、通、珑十六韵。)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隆昌元年正月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六
门下:执耜暂蹇,则如悬比室;
秉机或惰,则无褐终年。
非怠非荒,虽由王道;
不稂不莠,实寄民和
顷岁多稼无,遗秉如积,而三登之美未臻,万斯之基尚远。
且风土异宜,百民舛务,刑章治绪,未必同源。
妨本害政,事非一揆。
冕旒属念,无忘风兴。
可严下州郡,务兹耕殖,相亩辟畴,广开地利,深树国本,克阜民天。
又询访狱市,博听谣俗,伤风损化,各以条闻,无使瘥瘼之苦,载兴比屋。
主者详为科格,称朕意焉(《文苑英华》四百六十二,又《齐书·郁林王纪》,略有删节,「暂蹇」作「暂忘」,「实寄」作「实赖」,「务兹」作「务兹」,「民天」作「天民」,「科格」作「条格」。)
遗弟𤅢书 南梁 · 谢朏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五
可力饮此,勿豫人事(《梁书·谢朏传》,隆昌元年,为吴兴太守,时明帝谋入嗣位,弟𤅢时为吏部尚书至郡致𤅢数斛酒遗书)
竟陵王世子抚军巴陵王杂集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二
盖闻世谛善论,法海所总;
严饬文辞,初位是摄。
自大化东渐,沿世咏歌,魏来杂制,间出群集。
至于才中含章,思入精理,固法门之羽焘,梵声之金石也。
竟陵文宣王世子抚军巴陵王,禀璿华于琨峰,敏明玑于珠海,慧发晼辰,识表《角奇》岁,孝友淳至,机颖朗彻。
故幼无弱弄,夙有老成,甫在志学,固已总括坟典矣。
雅好辞赋,允登高之才;
藉意隶书,均临池之敏,业盈竹素,虑满风月。
是时齐方有德,文宣翼赞,康衢既熙,慧教傍远。
世子以枝叶之庆,藩守浙河,下襜风举。
升席治立,含静台以御己;
垂简以振俗,郡富名山,岩多灵寺,故胜业愈高,清心弥往,每游践必训。
思若渊泉,信足以揄扬至道,炳发玄极,观其摛赋经声。
述颂绣像,千佛愿文,舍身弘誓。
四城九相之诗,释迦十圣之赞,并英华自凝,新声间出。
仆射范云:笃赏文会,雅相嗟重,以为后进之侍才也。
至隆昌之时,始兆无妄,永元之末,运属道消,葛藟失庇,磐石倾剪,虎兕出柙。
宗室致猜,而乐天知命,夷忧味道,在艰不亏其贞。
处约无改其节,镜因果而靡晦。
洞真俗其如晓,专精于大觉之门,懔烈于经典之奥。
于是下帷域户,注解百论,拔出幽旨,妙尽纤典。
乃躬算缣素,手写方等,所书大经,凡有十部,锋刀刊削,风趣妍靡,论其思理所彻,业艺所贯,有逾箕裘之能,克副青蓝之敏矣。
夫深宫寡识,著自格言;
梁肉多骄,闻之前记。
而能拔类独立,超然高举,岂非内铸坚芳之性,外莹过庭之风哉!
以法而说,譬金龙之嗣信相;
由俗而议,迈允恭之绍陈思。
可谓开士宿因,旃檀眷属,无忝堂构,克胜负荷者也。
余昔缘法事,亟觌清晖,乃律集稽川,屡延供礼,惜乎早世,文制未广。
今撰录法咏,以继文宣内集,使千祀之外,知之无绝焉(同上)
明堂配飨议 南朝 · 何佟之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九
周之文武,尚推后稷以配天,谓文皇宜推世祖以配帝,虽事施于尊祖,亦义章于严父焉(《南齐书·礼志》上隆昌元年祠部郎何佟之议。)
求取高绰等检验历法表 北魏 · 崔光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三
《易》称「君子以治历明时」,《书》云「历象日月星辰」,「乃同律度量衡」,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
《春秋》举「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又言「天子有日官」。
是以昔在轩辕容成作历,逮乎帝唐,羲和察影。
皆所以审农时而重民事也。
太和十一年,臣自博士迁著作,忝司载述,时旧钟律郎张明豫推步历法,治己丑元,草创未备。
及迁中京,转为太史令,未几丧亡,所造致废。
臣中修史,影明初,奏求奉车都尉、领太史令赵樊生,著作佐郎张洪,给事中、领太乐令公孙崇等造历,功未及讫,而樊生又丧,洪出除泾州长史,唯独专其任。
永平初,亦已略举。
洪府解停京,又奏令重修前事,更取太史令赵胜太庙令庞灵扶、明豫子龙祥共集秘书,与等详验,推建密历。
然天道幽远,测步理深,候观迁延,岁月滋久,而前后并丧。
洪所造历为甲午甲戌二元,又除豫州司马
灵扶亦除蒲阴
洪至豫州,续造甲子、己亥二元。
唯龙祥在京,独修前事,以皇魏运水德,为甲子元。
校书郎李业兴本虽不豫,亦和造历,为戊子元。
三家之术,并未申用。
贞静处士李谧私立历法,言合纪次,求就其兄玚追取,与洪等所造,递相参考,以知精粗。
臣以仰测晷度,实难审正,又求更取诸能算术兼解经义者前司徒司马高绰驸马都尉卢道虔、前冀州镇长史祖莹、前并州秀才王延业、谒者仆射常景等,日集秘书,与史官同检疏密。
并朝贵十五日一临,推验得失,择其善者,奏闻施用。
限至岁终。
但世代推移,轨宪时改,上元今古,考准或异,故三代课步,始卒各别。
臣职豫其事,而朽惰已甚,既谢运筹之能,弥愧意算之艺,由是多历年世,兹业弗,公私负责,俯仰惭腼(《魏书·律历志上》。延昌四年冬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崔光表。)
达下情诏建武元年十二月 南齐 · 萧鸾
 出处:全齐文卷五
上览易遗,下情难达,是以甘棠见美,肺石流咏。
自月一视黄辞,如有含枉不申,怀直未举者,莅民之司,并任厥失(《南齐书·明帝纪》)
即位大赦诏建武元年十月 南齐 · 萧鸾
 出处:全齐文卷五
皇齐受终建极,握镜临宸,神武重辉,钦明懿铄,七百攸长,盘石斯固,而王度中蹇,天阶荐阻,嗣命多违,蕃衅孔棘,宏图景历,将坠诸渊。
宣德皇后远鉴崇替,宪章旧典,畴咨台揆,允定灵策,用集宝命于予一人。
猥以虚薄,缵承大业,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多惕,罔识攸济,思与万国,播此惟新。
大赦天下,改元。
宿卫身普转一阶,其馀文武,赐位二等。
逋租宿责,换负官物,在建武元年以前,悉原除。
劫贼馀口在台府者,可悉原放。
负衅流徒,并还本乡(《南齐书·明帝纪》)
断土贡诏建武元年十一月 南齐 · 萧鸾
 出处:全齐文卷五
邑宰禄薄俸微,不足代耕,虽任土恒贡,亦为劳费,自今悉断(《南齐书·明帝纪》)
明堂配飨议 南齐 · 王晏
 出处:全齐文卷十三
若用郑玄祖宗通称,则生有功德,没垂尊称,历代配帝,何止于二邪?
今殷荐上帝,元属武帝(《齐书》作「允属世祖」。)
百代不毁,其文庙(《南齐书·礼志》上。隆昌元年左仆射王晏议。又见《通典》四十四。)
明堂配飨议 南齐 · 谢昙济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五
案《祭法》,禘郊祖宗,并列严祀。
郑玄注义,亦据兼飨。
宜祖宗两配,文武双祀(《南齐书·礼志》上,隆昌元年,有司奏,参议明堂,咸以世祖配。国子助教谢昙济议。又见《通典》四十四,双祀作兼祀。)
竟陵文宣王行状隆昌元年四月太祖高皇帝世祖武皇帝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四、全齐文卷五、全三国文 卷三十、文选卷六十
南徐州南兰陵郡县都乡中都萧公年三十五行状。
公道亚生知,照邻几庶。
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
天才博赡,学综该明。
至若曲台之礼,九师之易。
乐分龙赵,诗析齐韩。
陈农所未究,河閒所未辑。
有一于此,罔不兼综者与!
昔沛献访对于云台东平齐声于杨史,淮南取贵于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
初,沈攸之跋扈上流,称乱陕服
宋镇西晋熙王、南中郎邵陵王,并镇盆口。
世祖毗赞两藩,而任揔西伐。
公时从在军,镇西府宁朔将军军主,南中郎版补行参军法曹
于时景烛云火,风驰羽檄;
谋出股肱,任切书记
迁左军邵陵王主簿记室参军
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
邵陵王友,又为安南邵陵王长史
东夏形胜,关河重复,选众而举,敦悦斯在。
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会稽太守
太祖受命,广树藩屏。
公以高昭武穆,惟戚惟贤,封闻喜县开国公食邑千户。
又奏课连最,进号冠军将军
越人之巫,睹正风而化俗;
篁竹之酋,感义让而失险。
邪叟忘其西𣅳,龙丘狭其东皋。
会武穆皇后崩,公星言奔波,泣血千里,水奖不入于口者,至自禹穴
逮衣裳外除,心哀内疚,礼屈于厌降,事迫于权夺,而茹戚肌肤,沈痛疮距。
故知钟鼓非乐云之本,缞粗非隆杀之要。
改授征虏将军丹阳尹。
良家入徙,戚里内属。
政非一轨,俗备五方。
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毂下以清。
武皇帝嗣位,进封竟陵郡王食邑加千户。
复授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兖徐北兖青冀五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兖徐接壤,素渐河润,未及下车,仁声先洽。
玉关靖柝,北门寝扃。
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方任虽重,比此为轻。
护军将军、兼司徒侍中如故。
又授车骑将军、兼司徒侍中如故。
即授司徒侍中又如故。
上穆三能,下敷五典。
辟玄闱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
翼亮孝治,缉熙中教。
夺金耻讼,蹊田自嘿。
不雕其朴,用晦其明。
声化之有伦,繄公是赖。
庠序肇兴,仪形国冑;
师氏之选,允师人范。
以本官领国子祭酒,固辞不拜。
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
式是敷奏,百揆时序。
夫国家之道,互为公私;
君亲之义,递为隐犯。
公二极一致,爱敬同归,亮诚尽规,谋猷弘远矣。
又授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杨州刺史,本官悉如故。
旧惟淮海,今则神牧,编户殷阜,萌俗繁滋,不言之化,若门到户说矣。
顷之,解尚书令,改授中书监,馀悉如故。
献纳枢机,丝纶允缉。
武皇晏驾,寄深负图。
公仰惟国典,俛遵遗托,俯擗天伦,踊绝于地。
居处之节,复如居武穆之忧。
圣主嗣兴,地居旦奭。
有诏策授太傅,领司徒,馀悉如故。
坐而论道,动以观德;
地尊礼绝,亲贤莫贰。
又诏加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萧傅之贤,曹马之亲,兼之者公也。
复以申威重道,增崇德统,进督南徐州诸军事,馀悉如故。
并奏疏累上,身殁让存。
天不憖遗,梁岳颓峻,某年某月日薨,春秋三十有五。
诏给温明秘器,敛以衮章,备九命之礼,遣大鸿胪监护丧事,朝夕奠祭,太官供给,礼也。
故以恸极津门,感充长乐,岂徒舂人不相,倾㙻罢肆而已哉!
乃下诏曰:「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追远尊戚,沿情之所隆。
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中书监太傅、领司徒杨州刺史、竟陵王、新除进督南徐州,体睿履正,神监渊邈
道冠民宗,具瞻惟允。
肇自弱龄,孝友光备。
爰及赞契,协升景业
燮和台曜,五教克宣。
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寄重先顾,任均负图。
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
方凭保祐,永翼雍熙。
天不憖遗,奄见薨落。
哀慕抽割,震动于厥心。
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茂崇嘉制,式弘风猷。
可追崇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领大将军杨州,绿綟绶,具九锡服命之礼。
使持节中书监、王如故。
给九旒銮辂,黄屋左纛,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献王孚故事。
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仆妾不睹其喜愠,近侍莫见其倾弛。
他人之善,若己有之。
民之不臧,公实贻耻
诱接恂恂,降以颜色,方于事上,好下规己,而廉于殖财,施人不倦。
帝子储季,令行禁止,国网天宪,寘诸掌握。
未尝鞠人于轻刑,锢人于重议。
人有不及,内恕诸己。
非意相干,每为理屈。
任天下之重,体生民之俊。
华衮与缊𦅷同归,山藻与蓬茨俱逸。
田广宅,符仲长之言;
邙山洛水,协应叟之志。
丘园东国,锱铢轩冕。
乃依林构宇,傍岩拓架。
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幕与素濑交辉。
置之虚室,人野何辨。
高人何点蹑屩于钟阿;
徵士刘虬,献书于卫岳。
赠以古人之服,弘以度外之礼,屈以好事之风,申其趋王之意。
乃知大春屈己于五王,君大降节于宪后,致之有由也。
其卉木之奇,泉石之美,公所制山居四时序,言之已详。
文皇帝养德东朝,同符作者。
爰造九言,实该百行。
导衿缡于未萌,申炯戒于兹日。
非直旦暮千载,故乃万世一时也。
命公注解,卫将军王俭缀而序之。
山宇初搆,超然独往,顾而言曰:死者可归,谁与入室?
尚想前良,俾若神对。
乃命画工,图之轩牖
既而属贤英,傍思才淑,匹妇之操,亦有取焉。
有客游梁朝者,从容而进曰:未见好德,愚窃惑焉。
即命刊削,投杖不暇。
公以为出言自口,骥騄不追;
听受一谬,差以千里。
所造箴铭,积成卷轴,门阶户席,寓物垂训。
先是震于外寝,匠者以为不祥,将加治葺
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
从谏如顺流,虚己若不足。
至于言穷药石,若味滋旨;
信必由中,貌无外悦。
贵而好礼,怡寄典坟。
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
乃撰四部要略、净住子,并勒成一家,悬诸日月。
弘洙泗之风,阐迦维之化。
大渐弥留,话言盈耳,黜殡之请,至诚恳恻。
岂古人所谓立言于世,没而不朽者欤!
易名之典,请遵前烈。
谨状
请使公孙崇韩显宗参知音律表 北魏 · 高闾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
《书》称「同律度量衡」,论云「谨权量,审法度」,此四者,乃是王者之要务,生民之所由。
四者何先?
以律为首。
岂不以取法之始,求天地之气故也。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尚于乐」。
然则乐之所感,其致远矣。
今调音制乐,非律无以克和,然则律者,乐之本也。
臣前被敕理乐,与皇宗博士孙惠蔚、太乐祭酒公等,考《周官》、《国语》,及《后汉·律历志》,案京房法,作准以定律,吹律以调丝,案律寸以孔,八音之别,事以粗举。
书既三奏,备在前闻。
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颓,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发之益,使律法长绝,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
近在邺见,臣先以其聪敏精勤,有挈瓶之智,虽非经国之才,颇长推考之术,故臣举以教乐令,依臣先共所论乐事,自作《钟磬志议》二卷,器数为备,可谓世不乏贤。
徒教乐童书学而已,不恭乐事,臣恐音律一旷,精赏实难,习业差怠,转乖本意。
今请使参知律吕钟磬之事,触类而长之,成益必深。
求持臣先所奏三表,勘《后汉·律历志》,陛下亲览,以求厥衷,俱然易了。
著作郎韩显宗,博闻强识,颇有史才,粗解音律,亦求时往参知。
臣虽在外官,窃慕古人举善之义,愚意所及,不能自己,虽则越分,志在补益,愿不以言废人(《魏书·律历志》上。太和中,诏中书监高闾修正音律。久末能定,出为相州刺史十八年表。)
齐明皇帝谥册文 南齐 · 谢朓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三
维永泰元年九月朔日,哀子嗣皇讳,仰惟大行皇帝早弃万邦,圣烈方远,式遵帝世,俾鬯鸿猷。
咸以为无名以化,则言繁莫宣其道;
有求斯应,则影响庶同(《艺文类聚》作图。)其功。
所以永言配命,寄心宗极,光昭令德,允树风声。
伏惟大行皇帝合信四时,齐明日月,创光大(《艺文类聚》作保文。)于登庸,通神机(《艺文类聚》作机神。)于受命。
因时以畅,藉九万而轻举;
天保既定,运四海而高临。
及乃开物成务,重维国纲(《艺文类聚》作纽。),风行草化,心往如神,左贤右戚,内乐外礼,辑五材以教民,申三驱而在宥。
用能盛德殷荐,美善斯毕,皇矣之业既孚,蒸哉之道咸备。
景化方远,厌世在天,龟筮告期,远日无改,仰则前王,俯询百辟,累德弥睿,允极鸿名。
谨命某甲奉太牢之奠,谨上尊谥曰明皇帝
庙号高宗
天人允协,神其尚飨。
呜呼哀哉(《艺文类聚》十四,《文苑英华》八百三十五。)
诏免元嵩太和十八年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
嵩不能克己复礼,企心典宪,大司马薨殂甫尔,便以鹰鹞自娱。
有如父之痛,无犹子之情,捐心弃礼,何其太速!
便可免官(《魏书·任城王云附传》。大司马安定王休薨,未及卒哭,嵩便游田。高祖闻而大怒,诏。)
诏答楼毅太和十八年十二月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
时不自来,因人则合。
今年人事,殊非昔岁。
守株之唱,便可停也。
阳九利涉,岂卿所知也(《魏书·楼伏连附传》。车驾南伐,毅表谏。诏答。)
刘芳注吊比干文诏太和十八年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
览卿注殊为富博,但文非屈宋,理惭张贾。
既有雅致,便可付之集书(《魏书·刘芳传》)
追赠彭城王协母潘为国太妃太和十八年七月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
弟协所生母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协祸与身具,痛随形起,今因其展思,有足悲矜,可赠彭城国太妃,以慰存亡(《魏书·彭城王协传》)
嵩高山文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七
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嵩高中岳之灵。
太极分浑,两仪是生。
辰作乾宝,岳树坤灵。
昭彰天地,吐纳五精。
唯中挺神,祥契幽经。
日月交晖,寒暑递成。
万象合和,兆类孳盈。
爰自化辟,俶庆胥庭。
轩辕曜哲,伊祁载形。
逮于有周,实光洛祯。
川潜龙光,山隐凤停。
三才凭微,七曜依明。
人伦倾首,百神柔诚。
造厥区夏,历兹三正。
应符代绩,孰不斯营?
曰乎皇魏,飞虬玄并。
螭腾穹象,川九黔嬴。
新邦兴略,不猷罔清。
佗琼指阴,淹翠湿亭。
河图旷览,升中阙铭。
朕承法统,诞邀休宏。
开物成务,载铄盛龄。
迁宇方,阐绳廛城。
则直之兴,百堵若星。
日躔流馥,月陆芬馨。
锵旋紫宿,景曜黄衡。
鸾声嘒嘒,鸟和嘤嘤。
归盖如云,还辀若霆。
惟嵩岩岩,峻极昊青。
惟邑翼翼,长启魏京。
荐玉告虔,用昭永贞。
纳兹多福,万国以宁(《初学记》五)